目录
文学评价
心理叙事学视域下福克纳小说的文本特征与读者建构解长江;王玉琼;1-3
《过客》的双重投射与人物主体性研究朱永康;4-6
生活与幸存的分界:《活着》的第一人称视角与苦难意识刘雨婷;7-9
普里什文《恶老头的锁链》中的阿尼玛原型郭俊;10-12
乡村经济的变革与“五四”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王小梵;13-15
小说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冯武强;16-18
浅论《红楼梦》中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人物形象刘婷;19-21
边地文化的诗意呈现——小议汤世杰的文学创作周华;22-24
《茶馆》文学本演变研究唐莹;25-27
《巴黎圣母院》中的加西莫多形象分析孔艳霞;28-30
无脸男的“脸”——阿加莎《四魔头》中的李长岩形象设置孙青;31-33
《法国中尉的女人》的后殖民主义视角张晓华;34-36
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的《赎罪》人物分析戚玉晴;37-39
《时髦婚姻》的艺术特色和道德贡献李江;40-42
奈保尔小说《河湾》中萨林姆的自卑情结解读熊亚芳;43-45+145
表演体验视域下话剧《原野》中的角色塑造研究——以焦母为例郭霈鋆;陈阳;46-48
以色彩心理看《柠檬》中的颜色运用王心悦;49-51
“走向何处的身体”——论舒斯特曼对梅洛-庞蒂身体观的阐释王瑾瑜;52-54
阿来《格萨尔王》的创作意义及叙事研究王磊;55-57
文学伦理学视阈下《少女小渔》与《红罗裙》中移民女性的成长探索蒋恺昕;58-60
《回不去的故乡》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郑明娥;郭景华;61-63
美丽与哀愁:《同名人》中主人公的离散身份追寻崔海凤;64-66
《德伯家的苔丝》中苔丝的悲剧命运成因浅析令狐曼;67-69
诗词解析
李贺诗歌色彩艺术探究涂艾林;70-72+86
海外遗民朱舜水及其诗歌创作邓芳艳;73-75
陈尧佐旷达诗风研究吴静怡;76-78
林季仲诗中之“梅”王子樟;79-81
从易安词“熏香”意象透视李清照内心世界蒋姗廷;82-86
语言研究
基于语料库的会议口译复杂化操作规范研究张乐怡;90-92
“曩”“乡”词义变化考侯跃中;93-95
副词“还”情感功能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孟祥婷;96-98
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《傲慢与偏见》张玲、张扬中译本浅析孙莉;邓娟;赵启彤;99-101
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欣赏的影响研究丁蕾;102-104
汉语疑问代词“谁”和维吾尔语kim的非疑问用法对比王姗姗;105-107
梁平方言习用修辞研究杨鑫;108-110+114
语篇功能在翻译中的表现——以《边城》及其译本为例李志坚;111-114
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与路径王恒草;115-117
句法学和语用学双视角下《沉沦》中的语码转换分析盛晓妍;刘艺佳;贡玥;杭帆;胡羽婕;118-120
“极其”的主观性和用法分析陈潇逸;121-123
从译本变化看语言特色的发展——以莎士比亚悲剧《李尔王》为例顾天怡;124-126
公共政策汉西翻译中前景化的建构高羽;127-129
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作用——以《三体》为例安淑娅;130-132
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之于字幕翻译——以电影《达·芬奇的密码》为例姬姗;133-135
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《丘吉尔传》中译本研究陈杨君;136-138
概念整合与翻译项南;139-141
群文阅读
《后汉书》“赞”的淑世情怀王钰葶;142-145
试谈影视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——以刘震云的小说《手机》为例刘子韵;146-148
人本主义学习观在“整本书阅读与研讨”中的应用研究何惠婕;149-151
创作实践中的文道并重与诚心正意——试论柳宗元散文理论的特征汪政;152-154
启程·历险·回归——旅程式结构下的少年冒险小说戚翠荣;155-157
《吕著中国通史》的写作特色李涛涛;158-160
《太平御览》引《国语》辨正宫东晨;孙德华;161-163+167
关于历史学的读书散论陈浩然;164-167
从生态符号学视角解读《逃离》魏巍;168-170
空间批评视域下的《离开科罗诺斯之路》解读黄婧;胡戈;171-173
文化万象
根本恶与人之性恶:试比较康德与荀子人性观的异同刘梦奇;174-177
爱与人性的恶之花——电影《告白》的主题意蕴分析周瑜;178-180
谷神不死——还原老子道德经系列(十三)孙凯;181-183
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永恒论王晓宇;184-186
汉语文化的内涵及对外传播探讨蒋振;187-189
以正义的参照角度浅析《理想国》中柏拉图的正义观陈钱炜;陈一博;190-192